全国政协委员杨长风:北斗产业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019.03.07 , 浏览次数: 2029

       针对备受关注的北斗应用和产业化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3月6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北斗产业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杨长风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北斗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北斗在国家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正在催生“北斗+”融合应用新模式。据统计,2017年中国国内卫星导航产业产值为2550亿元(人民币,下同),2018年相关数据有望超过3000亿元。
       杨长风进一步指出,北斗基础产品已实现自主可控,中国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多款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水平达到28纳米。截至2018年底,中国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已突破7000万片,国产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分别占中国国内市场30%和90%的市场份额。
       杨长风强调,北斗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北斗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构建以北斗时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生态链,并正在成为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以4G手机为例,杨长风表示,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卫星导航系统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目前,国内外主流手机芯片厂商均推出兼容北斗的通导一体化芯片。据统计,2018年第四季度申请进网的手机中支持定位功能的100款,绝大部分为4G手机,其中支持北斗定位技术的手机机型达到67%。
       “除此之外,我们还形成了智能手机北斗定位的相关技术标准,建立了完整的支持北斗智能手机产品的测试验证平台和配套的质量检测方法,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4G手机使用北斗系统。”杨长风说。
       此外,针对备受瞩目的5G,杨长风表示,“北斗+5G”可以带动中国新兴产业加速兴起,给社会带来一个革命性的变革。北斗系统和5G结合,将充分发挥北斗系统融网络、融技术、融服务、融终端、融应用的天然特性,实现北斗系统在信息领域深度应用。
       “两者有机融合可构建起高精度、高可靠和高安全的新一代信息时空体系,可实现物联网的可感知、可测量、可计算、可控制,支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相融合发展。”杨长风说,据此,可以拥有基于高精度定位、高精准时间和高清晰图像的能力,这就为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家庭等领域提供新的服务。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