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
独创三种轨道混合布局

2019.06.27 , 浏览次数: 2357

郭文彬 摄

       6月25日02时0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21颗组网卫星、第二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2)卫星。据介绍,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这颗卫星将与此前发射的20颗北斗三号卫星组网运行,适时提供服务,进一步提升北斗系统覆盖能力和服务性能。这次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7次飞行。

       北斗卫星独创三种轨道混合布局
       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卫星当中的高轨道卫星,北斗系统在设计之初,就采用了很多与其它国家的导航系统不同的路线,比如卫星的轨道布局、信息传输等等诸多原创性的设计,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之路。
       此次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运行在距离地面36000公里左右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上,将与此前发射的北斗卫星进行组网运行。
       除了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北斗三号卫星还运行在距离地面20000公里左右的中圆轨道以及距离地面36000公里左右的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上,这种由北斗独创的三种不同轨道混合星座布局,既能覆盖全球,同时又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卫星导航系统不仅要依靠天上的卫星,同时还要依靠进行运行控制的地面站协同工作。北斗系统的另一大独特本领就是不需要全球布站,因为在北斗三号系统中采用了一套其他导航卫星所不具备的技术——星间链路。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北斗系统攻克了数百项技术难题,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球、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百分之百,完全实现自主可控。

 

       北斗导航三步走 从区域到全球
       随着近年来北斗卫星快速组网,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在我国经济、国防安全、百姓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斗系统从研制之初,就按“三步走”的战略发展,先后建成了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目前已从区域服务正式迈向全球覆盖,预计明年完成全球组网建设。
1994年,我国正式立项开始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研制,并在2000年发射了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北斗一号。与世界其他导航系统不同的是,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只需要两颗卫星就能实现定位,“双星定位”这一创新设计,为我国的导航系统建设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第二步则要实现的是区域覆盖。2004年我国启动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并在2007年发射了一颗试验卫星,进行了大量试验。2009年起,后续卫星持续发射,在2011年开始对中国和周边地区提供测试服务,2012年完成了对亚太大部分地区的覆盖并正式提供卫星导航服务。
       北斗导航的第三步,则要实现的是全球覆盖。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经形成了覆盖全球的服务能力。

       (来源:央视网)